掌握糖量 瘦身也可吃好吃滿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不少人有「糖癮」,只要一天不吃糖,就渾身不對勁,醫師建議,掌握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及用蛋白質和油脂取代碳水化合物兩大關鍵,瘦身也可以吃好吃滿。
 根據統計,台灣民眾一年總共吃掉60萬公噸的糖,平均一個人每年會吃掉25公斤的糖,相當於每人每天平均吃15顆方糖,再加上很多鹹食裡也都有糖的存在,因為一直在攝取多過所需的糖分,體重就不斷上升。
 台大兒童醫院醫師張立人就表示,嗜糖對某些人來說是一種壓力宣洩。在「腦疲勞」狀態下,腎上腺皮質醇分泌旺盛、平穩情緒的血清素降低,導致心情不佳。此時透過生物本能,會想吃高糖與高熱量,刺激大腦產生更多「多巴胺」,用食物的快感,來掩蓋腦疲勞的負面感受,自然很貪吃,這就是「壓力性進食」而這樣產生的肥胖,就是用貪吃來處理腦疲勞的後果。
 想要靠減醣成功減肥,家醫科醫師吳佳鴻認為,「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取量」以及「用蛋白質和油脂取代碳水化合物」是兩大關鍵。
 想吃澱粉或甜食時,張立人建議,可以吃複合式的碳水化合物,特別是以堅果取代甜食,如腰果、核桃、杏仁果、開心果等。因為腸道內有FB菌,F菌就是厚壁菌,B菌是擬桿菌。研究發現,如果F菌多,人會變胖;反之,B菌多,人自然瘦。
 F菌喜歡吃糖,並控制大腦也想吃糖;B菌喜歡可溶性膳食纖維,也就是複合性碳水化合物。想要養好菌就要多吃全穀與蔬果、堅果,少吃精製澱粉,例如麵包、麵條、饅頭,並補充益生菌。另減少飽和脂肪攝取,例如紅肉,及不碰反式脂肪等壞油,改吃魚油、橄欖油等好油,自然可以打造易瘦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