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豐富文物 旗杆石最為特別 「貢元」「文魁」等匾印證家族人才輩出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鄰近赤嵌樓、隱身於府城巷弄內的直轄市定古蹟陳世興宅,是台南乃至台灣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民宅建築之一,創建年代推估可上溯至一七五0年(清治乾隆十五年)。歷經兩年多修復工程完成,發現包括有多塊匾額的豐富文物。
文資處表示,陳世興宅格局瑰麗,保有鐵剪刀壁鎖構件的山牆、木架扇內為菅蓁與三合土組構的壁體,以及簷口鋪面大尺度的花崗石階等,建築構造多樣,表情豐富,且藏有「貢元」、「文魁」匾,印證家族人才輩出的歷史。
此外在修復期間,還陸續發現有清代銅錢、日治時期舊報紙、地坪下內藏完整的甕等。其中最特別的是在萬福庵前院與右護龍北側廊道,發現有高中舉人(含)以上功名者才有資格在門前豎立的兩組旗杆石,其中一組保存完整,此外於西面照壁外部發現旗杆石痕跡,仍待進一步研究。
除了發現許多舊物件及時代建築語彙,修復工程相當重視原有空間內的文物保存修復。陳世興宅內有五塊匾額及二幅祖先畫像,委託薪傳文物修護工作室進行清潔補色加固,其中康熙五十八年「貢元」匾、乾隆十五年「繩武太邱」、道光二年「文魁」這三塊匾額,充分呈現出陳家子弟歷朝科舉功名以及陳姓血脈傳到臺灣的特殊性,故陳家族人將再向文資處申請相關文物指定台南市一般古物審查程序,期能提高其整體文化資產價值。
市定古蹟陳世興宅修復工程總經費計四千二百六十二萬餘元,由所有權人、文化部與市政府共同出資,已於十二月完工,目前刻正進行驗收,後續文資處也將持續積極輔導陳家進行文資活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