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進黨向來是最主張人民自決的政黨,黨綱條款更提到台灣的未來應由全體台灣人民共同決定。更重要的是,該黨過去堅持公投必須與全國性大選一起舉辦,目的就是藉此提高公投投票率,以免失去全民參與的意義。因此,當蔡政府於二0一九年六月十七日挾立院多數席次,強行通過公投法修正條文,規定公投案每兩年擇期舉辦,從此將二者脫鉤即引發國人強烈反對,咸認蔡政府是阻礙直接民主的元凶,也認為民進黨政府根本就是「打著民主反民主」的專斷政權。
民進黨修法的主要理由是二0一八年底有十項公投案,有些投票所到截止時間仍大排長龍,以致嚴重影響選務工作,因此應將二者不同性質的投票分開辦理,才能終止亂象。事實上,這完全是站不住腳的理由,更別說民進黨不敢再次面對公投案的僥倖心態,在此暴露無遺。
事實上,雖然當時公投案造成人龍,但多數投開票所及時增設圈票處紓解人潮,因此人龍問題根本禁不起檢驗。現在民進黨欲以技術問題侵犯人民公民權不僅是倒果為因,更是嚴重的反民主作為,應受全民譴責。倘若選務真有困難,立法限制每屆公投案之數量,亦可降低對選務人員的負擔。民進黨執意大選與公投脫鉤,莫非是害怕其政策遭到國人集體否決?
國人切莫失憶,立院院長游錫堃日前還呼籲朝野應儘速通過修憲草案,否則恐怕趕不上明年底的九合一地方選舉,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也說若不併選舉根本就是「自殺式修憲」,兩人如此臉不紅、氣不喘的說法,果然符合民進黨的雙標性格。這也可看出民進黨將修憲視為自利的選舉動員,完全不把國家長久利益放在眼裡!
一九九0年代,有「蔡公投」之稱的前民進黨立委蔡同榮就大力推動公投立法,直到陳水扁初次執政後,朝野政黨於二00三年才通過公投法。為了不激化統獨對立,公投禁用於涉及國家象徵的變更,只不過因連署及通過的高門檻而屢被批評為「鳥籠公投」;二0一八年以前,藍綠推動的所有公投案都因無法跨過門檻而失敗。
民進黨過去將公投法視為對抗國民黨的利器,多次以煽動性言詞推銷人民直接公投的好處,甚至在蔡英文執政後,還降低連署及通過門檻,如今卻又擔心其政策再次遭到公投否決,想推翻自己曾經極力主張的公投綁大選,顯然是將「民主」當作囊中物。至此,民進黨的心態昭然若揭,公民投票根本不是其追求的直接民權,只是謀取一黨私利、打壓異己的工具。
暫且不提單獨舉辦公投需要龐大公帑,倘若真如民進黨所言「選舉是針對人、公投是針對事」,因此分開辦理才能理性討論,那麼民進黨是否願意對當初堅持公投綁大選的言論向國人坦承錯誤?否則昨是今非的言行,豈能令人信服?
很明顯,從這次公投案的宣傳指向政黨對決的手法來看,民進黨對公投的態度其實非常投機,等同將直接民主當成把持民意、玩弄民粹的政治手段。現在將選務缺失當成公投與選舉必須脫鉤的藉口,更是把國人看成可隨意操縱的玩偶,絕非民主政治之福。
對於「公投綁大選」的公投議題,民眾應該思考:要捍衛中華民國的民主政治,是應該堅持最方便行使直接民主的方式?還是應該助長民進黨的政黨私利、反覆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