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健保卡+遠距醫療 縮短醫病距離

花東3年遠距醫療服務5600餘人次 滿意度達9成

虛擬健保卡助攻遠距及居家醫療,讓民眾從掛號、看診過程更加方便。 (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阿公阿嬤到院所看病,往往忘記帶健保卡;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健保署107年起規劃「虛擬健保卡」,今年擴大適用於遠距醫療、居家醫療及檢疫隔離視訊診療等三大場域,讓民眾從掛號、看診過程更加方便。

健保署指出,民眾可透過手機下載健保快易通APP並註冊開通,就醫時出示手機「虛擬健保卡QR code」掃描後,醫師就可進入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掌握病患就醫情形及完成醫療評估與治療,同時可避免重複用藥或檢查。

統計截至今年11月底,全國共有450家院所上線,花東地區有33家院所246筆完成虛擬健保卡就醫程序,讓民眾從掛號、看診過程更加方便。

李伯璋表示,隨著資通訊精進及偏鄉網路佈建,在科技的神助攻下,讓醫療服務提供更能落實「縮短民眾就醫的距離」,推動遠距醫療及搭配虛擬健保卡雙管齊下,滿足花東離島及偏鄉地區專科醫療的需求,提升在地醫療照護可近性,讓病患看病更方便。

另外,離島和偏鄉常面臨「醫生進不來、病患出不去」及「專科醫療不足」的困境,花東兩縣則有15家醫療院所在14鄉鎮執行遠距醫療,統計3年來花東地區已服務5600餘人次,民眾使用後滿意度高達九成以上。

李伯璋表示,今年為遠距醫療健保給付元年,已編列預算1億元,公告全國60個山地離島及偏遠地區得以「遠距視訊診療」方式,提供五官科專科會診及急診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