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走路有風藝趣節 打破藝文和科技藩籬

以柱列呈現群山剖面,起伏呼應地勢高低,整體與周圍的樹木、草地串連,共同形成一數位山林。(陽明交大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陽明交通大學一群熱愛藝術的學生,結合人文與科技,推出數項裝置藝術專案,名為「走路有風藝趣節」,打破藝文和科技的藩籬,在陽明交大人心中種下藝術的種子。

陽明交大表示,本屆以在風城的經驗與生活為出發,並利用風的各種聯想與意象作為串連,發展出系列作品,這些作品共存於我們的生活,時刻共同經歷、感知,以作品為媒介,期待藝趣節能夠陪同大家一起成長,在陽明交大度過幾年的生活後,可以大步邁向未來,走路有風。

校園中最適合放風的地域結合設計思維與傳統工法,透過眾人之手齊心協力編織、創造出有著休息寓意的竹編發呆亭,供行人小憩片刻。(陽明交大提供)

陽明交大學子表示,新竹有「風城」之稱,為了求學而來到新竹,在風城經歷重要的成長階段。獨立、選擇、嘗試許多事情可能都在這裡第一次發生。風的孩子,順風而生動力,逆風而游刃有餘。

學子們說,這些作品共存於我們生活的場域,時時刻刻與我們共同經歷、感知。走在有風的城市、走在有風的日子、走在有風的練習、走在有風的盼望。藝趣節以作品為媒介,關懷交大校區學生的生活與成長,期待藝趣節,能夠陪同大家一起成長,在交大校區幾年的生活後,可以大步邁向未來,走路有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