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國小營造校園美感環境

安溪國小重新打造中廊為三面有稻田環抱,求學路徑沿途之美景就是最好的美感體驗場域。 (教育局提供)

教部補助一四一萬 古樸校園空間結合在地特色 成為超越圍牆公共美學教育場

記者施春瑛、翁聖權∕綜合報導

百年老校後壁區安溪國小獲教育部「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專案補助經費一百四十一萬元,將原本古樸校園空間,營造成結合在地特色的美感共學場域,透過色彩、光影、造型等變化元素,使學生更能跟空間互動,培養發覺、探索、感受、認識及實踐美的能力,成為一座超越圍牆的「公共美學教育場」。

安溪國小校長蔡志奇說,該校創校已有一百零七年,歷史相當悠久。歷經一百零七年的歲月淬鍊,老樹與歷史建物已是校園重要資產。這次校園改造計畫,透過總體檢討環境,以「創新、體驗、連結」作為發展目標,利用減法思維,改造教學區及農園區,進而聯結校內歷史建物、公共藝術、百年老樹等,重新建構校園美學,希望能成為學生校園記憶中不可磨滅的部分。

安溪國小校園農耕區改造成大自然教室,老舊牆面以彩繪飯菜罩呈現百花綻放的意念。(教育局提供)

市長黃偉哲表示,校園是知識學習殿堂,也是公民生活美學啟蒙場域。很高興安溪國小透過校園環境的創意設計,連結校園內部空間與周邊生態環境與人文地景,打造一個讓孩子自由運用肢體與五感,汲取美感養分,探索學習的空間。

教育局長鄭新輝肯定安溪國小營造校園美感環境之教學情境,協助師生培養細膩而沉潛的人格,形塑及美感素養,並達成境教目標,讓學生能體會美、享受美,浸潤美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