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莫名痛 竟與人際差有關

心因精神性疼痛症 環境不順疼痛更加劇 醫:找出心理因素才能擺脫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1名60多歲男性,有次出現排尿出現不適,經治療康復後,仍覺得有疼痛感且疼痛位置不定,轉診至精神科診查後,才發現為「心因精神性疼痛症」。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陳家駒表示,上述個案自述整日疼痛,苦不堪言,到處求治都找不出原因,吃藥也沒改善,甚至有自傷的念頭。經分析個案對疼痛的描述與器官疼痛不同,檢查也無發現組織、神經的受損,各項檢查均正常。

經問診發現,個案每次疼痛發生時間點多與人際相處有關,當感到不被支持、環境不順時疼痛會加劇,且出現衝動大叫的行為,因此臆斷為心因精神性疼痛症。在幾次門診給予藥物,並建議當出現相似情境時該如何應對、轉念,治療後疼痛頻率與程度大幅減緩。

陳家駒表示,疼痛機制十分複雜,表現方式多樣,可能是頭痛、腹痛、肩頸痛、腸胃不適、胸悶等,在特定的情境下疼痛感會加劇。當經過反覆檢查確認非生理生化、器官組織病因問題引起的疼痛,要考慮心理因素造成的心因性疼痛。引起疼痛的心理因素眾多,人際衝突、生活中的各種壓力、焦慮、憂鬱、疼痛記憶等都是可能原因。

在治療上,除止痛外,會依個案自述、診察資料、疼痛反應等了解引起個案疼痛的誘因為何、在何種情境下會感覺疼痛以及當下的情緒反應,給與相對應的止痛藥或精神科藥物。同時指導面對疼痛發生時的行為、情緒反應該如何應對,以降低對藥物的依賴或是預防藥物過度使用,提供正面合宜抗痛方式,定期追蹤調整,逐步擺脫慢性疼痛困擾。

陳家駒提醒,疼痛是一個主觀的感覺,在經過各種檢查仍找不出原因不表示疼痛不存在,有可能是心理引起的疼痛感,長期慢性無法說清楚排解的疼痛,也會影響到情緒及心情,甚至周圍的親友。找出引起疼痛的心理因素,定期回診治療,了解如何應對,才能逐漸擺脫心因性疼痛的困擾。

即時

嚴重骨鬆 用律動機恐震崩腰椎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94歲張姓婦人...

失智5行為障礙 及早察覺以利治療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隨著國人平均壽命...

作賊心虛沒開大燈 勇警追毒蟲繩之以法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台北市警察局中正第二分...

婦陷投資詐騙損10公斤黃金 淡水警智破狡猾詐團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芝一名黃姓獨居...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