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童一停西藥就復發 漢方小青龍湯搭配辛夷散調理改善 中醫籲避免寒涼性食物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6歲潘小妹國小一年級,每天起床會有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過敏症狀,冬天來臨症狀會加重、手腳冰冷,曾服用抗組織胺西藥治療,但停藥後鼻子症狀仍存在,轉求助中醫門診。經以中藥治療月餘,過敏症狀大幅度改善,也無嗜睡副作用。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李侑修表示,小兒過敏性鼻炎與遺傳、氣候、環境及感染相關,近年嚴重的空氣汙染也是誘發因素之一。研究指出,過敏性鼻炎的全年齡盛行率為26.3%,小於20歲盛行率為37.8%,由此可見兒童與青少年的盛行率明顯偏高。另外,國際兒童氣喘與過敏研究指出,全球兒童出現鼻眼瞼過敏症狀的比率逐年上升。
李侑修說,過敏性鼻炎在中醫稱為「鼻鼽」;《內經》:「鼽者,鼻出清涕也。」鼻過敏在中醫發病觀點不外乎「虛、實」兩字,所謂「正虛邪實」,多為臟腑功能失調,邪氣侵犯造成。治療多從肺、脾、腎三臟虛損治療,培養過敏兒健全的保護力以抵禦外邪,進而使症狀緩解。除了中藥治療外,中醫尚可透過針灸合谷、迎香穴來治療鼻過敏,虛寒體質的過敏兒可以透過「夏養三伏,冬補三九」貼敷灸療膏於特定穴位。像潘小妹案例,經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辨證為外感風寒,寒飲內停,開立科學中藥小青龍湯搭配辛夷散,服用1週後症狀改善許多,再繼續服用1個月,成效更加明顯,潘小妹以前每早要用掉10幾張衛生紙擦鼻涕,現只要1張就夠用了。
他提醒,家長需留意少讓過敏兒去接觸到過敏原,家中環境濕度與溫度的控制很重要;若小兒長年手腳冰冷,吃冰或冬天症狀加重多屬虛寒體質,應儘量避免食用冰飲或寒涼性食物,如西瓜、哈密瓜、火龍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