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主編精選〉從齊邦媛教授「一生中的一天」看見文人風骨

■林篤文

最近拜讀齊邦媛教授所寫的文章「一生中的一天」,「從那個六月的早晨」拉開了文章的序幕,讀者忍不住地隨著作者緩緩的筆調亦步亦趨地化成了小精靈,走進齊教授的一天。一會兒是她指尖上的一隻粉筆,一會兒成了她的眼,這會兒成了她的手,打開書扉,輕輕滑過英國文學史的艱辛拔涉。然後下課鐘聲響,教授寫著:「我向這幾十張年輕的臉道別,祝福他們一生因讀書而快樂。三言兩語,平靜地走下講臺。為了維持自己教書的風格,不在教室中說課外的話,更不願將個人的喜、怒、哀、樂帶上講臺,我終於無淚地作了這場割捨」。這看似冷淡不帶情緒的告別情景,卻讓我內心澎湃洶湧,感慨萬千!這麼燦爛的一生奉獻給學生,竟就這麼淡然地做了割捨!

漫步在齊教授的字裡行間,沒有怨天尤人,有的是細細的品嘗,在斑駁中回憶華麗的青春過往,有的是心中的百感交集。在最後一次的監考時,遇到猛雷急雨,她不為所動地站在講台上,予學生們安全感,讓他們安心的地考試。她寫道:「在瀑布傾瀉似的雨聲中,我與這二十多位學生形成了休戚與共的孤島」。事實上齊教授不也與台灣這孤島共存了一生嗎?一直以來,她以台灣人自居。她曾說:「我的父母埋在這裡,親人住在這裡,我的根也紮在這片土地上。」她於1973年力邀余光中等人致力於台灣現代文學的英譯工作,將台灣文學推廣到世界。她說:「我就是不甘心台灣文學被淹沒了」。她說:「我講書,會提醒他們人生的角度要廣,看事情要深」。她的一生總是安靜地付出,不宣揚自己的功勞。

2005年,82歲的齊教授入住了桃園龜山鄉的長庚養生村,仍不停的筆耕。2009年出版了「巨流河」傳記,2018年再出版了散文集「一生中的一天」。在養生村一住超過了十年,但從未感到孤單。她說:「這就是我獨立的樣子!」因為生命中有太多的回憶,在日昇月落裡一筆一畫書寫生命的意義。

我在齊教授的文字裡,看到的是雷雨中孤傲卻令人景仰的文人風骨。

即時

市府2首長入閣 黃偉哲頒贈紀念牌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市府研究發展考...

市府一體 周嘉韋籲局處勿各行其是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議員周嘉韋十六...

好市多賣場產品標示疑義 中市食安處稽查釐清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好市多北台中分公司產品...

毒品藏床下想裝傻 土城警一舉破獲毒品及侵占案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府警察局土城分局...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