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準則 及早擊退淋巴癌

如有腫燒汗咳瘦累6大症狀速就醫 化學、標靶及細胞治療助延長存活期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淋巴癌疾病中,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惡性程度高,未及時控制,短短數月就可能有威脅性命。醫師指出,DLBCL症狀不典型,患者容易錯失黃金治療期,呼籲民眾若發生腫、燒、汗、咳、瘦、累等6大症狀,務必及時就醫檢查。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周文堅表示,淋巴細胞是人體重要的免疫細胞,若是發生惡性病變,失控增生且喪失凋亡機制的淋巴細胞就可能引發淋巴癌。而淋巴癌可分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何杰金氏淋巴瘤,前者發生率較高,高達9成患者屬於此類型。

台大癌醫中心分院血液腫瘤部醫師林耘曲指出,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以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最為常見,占率約為5成,其惡性程度高,病程發展通常快又猛,未及時控制短短數月就可能有性命威脅。

所幸,現今治療武器多元,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整體治癒率高達7成,10年存活率可達4成,且隨著細胞治療問世,有3成以上的難治與復發患者可望獲得治療曙光。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暨台大癌醫中心分院血液腫瘤部主任柯博升表示,由於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症狀可以不典型,與老化、疲勞症狀相似,因而讓許多患者錯失黃金治療期,高達半數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

為幫助患者及時擊退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提出「淋」機應變,牢記「6+6準則」,若發生腫、燒、汗、咳、瘦、累等6大症狀,務必及時就醫檢查。確診後也無需恐慌,目前臨床上有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放射線治療、異體移植、自體移植,以及細胞治療等6大治療方式,可幫助患者爭取長期無疾病存活、延長存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