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貨保存有撇步 營養師教5招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很多家庭主婦為了1年1度的年節祭祖,從食材的挑選到年菜的採買,忙得不可開交;家人看到滿到快要關不起來的冰箱,也擔心食材的保存會不新鮮;如何吃到安全又健康的年菜?高醫營養部提供年貨保存撇步。

高醫營養師李純瑜指出,傳統年節謝神祭祖時間冗長,要小心食物因溫度、時間及環境等因素孳生細菌而導致變質,因此調理年節食物記得遵守5大要訣─「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澈底加熱」、「要注意食品保存溫度」等,是維持食安健康、預防食物中毒的不二法門。

李純瑜說,年節拜拜常需準備魚、雞、豬三牲,建議在購買新鮮食材時,魚要挑選眼睛透明清亮、微微突出,鰓幫鮮紅;肉品則留意不要變色。食材最好選擇在地生產或製作,有台灣優良農產品CAS標章、防檢局屠宰衛生合格標章等才安心。

高醫營養部營養師溫心璇提醒,食品危害菌的生長區間為7-60℃之間,而20-50℃會快速滋長,食品在製備後需要在短時間內趕快升溫超過60℃,或降溫低於7℃,可減少細菌滋長機會。

她指出,冰箱整放置物品以7分滿為原則,並保持冷空氣流通,讓冰箱正常運作,保持冰箱空間足夠,就可以利於食物的降溫。冰箱保存的食品,應以「先進先出」為原則,冰箱食物存放以「上層熟食,下層生食」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