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併化療 晚期胃癌延命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胃癌初期症狀難以辨別,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57歲許先生2年多前檢出0期胃癌,但怕開刀未治療,1年後因腹痛就醫,竟是晚期胃癌,甚至胃還破洞。醫師指出,目前免疫藥物核准用於晚期胃癌治療,其中對於轉移性胃癌,透過免疫合併化療,可望突破過往存活期不滿1年的困境,為晚期胃癌治療新曙光。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學講座教授暨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立宗表示,胃癌的發生與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菸酒、老化、家族史等皆可能提高罹患胃癌的風險。

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胃癌已蟬聯十大癌症超過20年,雖發生人數於10大癌症中排行第9,死亡人數卻位居第6,致死率不容小覷。

由於胃癌症狀多為非特定性,類似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腸胃疾病,早期發現十分困難,約有4成胃癌患者確診時癌細胞多已屬無法切除之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癌,此時已無法透過手術完全清除腫瘤。故晚期胃癌治療中,全身性化學藥物治療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能夠幫助患者控制病情與延長生命,是第1線治療的標準療程。

近年來免疫療法成為癌症治療新趨勢,相較於過去傳統治療方式多為直接攻擊癌細胞,免疫療法是經由喚醒自身免疫系統加以攻擊或消滅癌細胞,正被廣泛使用在許多癌症治療。

陳明晃也說,依台灣癌登資料顯示,轉移性胃癌患者單用化療整體存活期為7個月、單採手術切除整體存活期為3.9個月,然而,若以免疫合併化療,可望突破過往存活期不滿1年的困境;另,研究結果顯示,有6成患者腫瘤明顯縮小,相較於傳統化療,有較良好的長期疾病控制,讓患者能夠擁有較佳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