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位40多歲職業司機到中醫診間,表示睡眠品質很差,晚上半夜2、3點易醒,醒來後就很難再入睡,因此醒來常覺得眼睛痠澀沒有睡飽,白天較容易疲倦,已很多年了。經問診判斷屬於有陽虛有虛火之症,以中藥調理後睡眠品質轉佳。
另外,還有一位70歲阿公抱怨入睡困難、眠淺,到清晨5點後就睡不著,中醫師診斷屬於陰虛有火之症,也是經中藥調理後睡眠有大幅進步。
奇美醫院中醫師吳重廷指出,一般成年人正常的睡眠時間以7-9個小時為正常,不建議睡眠在6個小時以下,入睡時間約10-20分鐘,睡著後醒來不會超過30分鐘。現代醫學在評估失眠問題常會先找有無併存的疾病,如肥胖、睡眠呼吸中止、焦慮、或躁鬱症、腦中風或腦部受傷過、巴金森氏症、失智症也常有日夜顛倒的問題。另外,還有慢性呼吸衰竭常伴有低血氧而導致睡眠品質不佳;慢性腎衰竭病人容易因為皮膚癢、心臟衰竭肺積水、或小腿抽筋導致醒來;全身的疼痛,如頭痛、肩頸痛、腰腿痛等導致入睡困難;夜尿頻繁,頻起床打斷睡眠等等。
吳重廷說,中醫看待失眠,約略分為4型:第1型是入睡困難,多見於上晚班或晚上讀書過晚,年輕人常見。第2型是睡著以後容易醒來,或是在12點到3點醒來不易再入睡,此種或與前一類型常合併見到,常伴有多夢。第3型是清晨太早醒來,不管多早睡,到凌晨4、5點就會醒來,多見於老人。第4型是眠淺睡不深,屬於睡眠品質差的問題,晨起眼睛酸澀,常見於長期體力透支者。
以上4類型多有交雜相兼,在中醫上多分為有火症或是虛症,前兩類型多有火,後兩類多有虛症,但火有虛實之別,氣鬱血瘀痰飲之兼雜,虛症有陰陽氣血不同,必須對症下藥。建議找合格中醫師診察用藥物或針灸,勿服用偏方或不明草藥或藥丸。
他建議,少吃燒烤炸辣及咖啡因飲料或自服黃耆、人參、二仙膠等等,皆會「生火氣」;睡前勿劇烈運動及看電視手機,易鼓動陽氣上注頭目,使陰陽更不調和而更難入睡。吃安眠鎮靜藥物的病人於中醫治療時,別隨意停用西藥,以免出現強力反彈現象導,致無法入睡,減藥時機則要與醫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