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檢疫天數可能縮短至10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8日表示,目前有2月10日和元宵節後兩個觀察時間點,希望藉由兼顧民生經濟與疫情控制的「台灣模式」,才能評估管制須加嚴或放鬆。
由於國際疫苗覆蓋率已高,且主要流行株Omicorn的重症率相對較低,隨著疫苗、藥物漸充裕,許多國家放棄清零,選擇與病毒共存,並陸續開放國門。
對此,陳時中表示,綜觀整體疫情Omicron確診人數確實比Delta高許多,這段時間疫情也已相對平穩,但指揮中心沒放棄清零,且都是以清零的態度處理疫情。
陳時中也表示,希望研擬兼顧民生經濟與疫情控制的台灣模式防疫之道,來考量評估管制須加嚴或放鬆,且目前台灣模式的防疫成績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如彭博近來「全球防疫韌性排名」,台灣從上個月排名第26一舉進步至第8名;「日經亞洲」發布的1月「日經COVID復甦指數」也顯示,台灣的防疫表現在全球國家當中躍居第一。
陳時中強調,台灣模式之所以能夠成功,首先是注意防疫韌性,在不影響民眾生活前提之下,達到最大防疫效果,第2是民眾的配合,民眾經常透過記者會了解防疫規定並全力配合,才能達到防疫效果。
至於邊境何時可以鬆綁,陳時中表示,在2月28日以前都是觀察期,主要兩個重要觀察時間點為2月10日以及元宵節過後,屆時才能評估哪些管制將加強或放鬆,目前元宵節後考慮入境檢疫天數自14天縮短至10天,商務客優先開放,預估時間最快可能是2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