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遺孀攜4名女兒參觀:余光中不只有鄉愁 余幼珊:父親曾為受虐兒寫詩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文學大師余光中遺孀范我存24日攜4名女兒參加「余光中的愛與希望」特展,現場由心路基金會高雄分會老師們朗誦余光中詩作「心路要扶」,這首詩鼓勵無數心路基金會的朋友,表達對余光中的敬意與感謝;2女兒余幼珊說,余光中生前,還有1首未公開的詩,是為受虐兒童而寫,「如果父親還在,一定會寫詩陪伴大家渡過疫情」。
范我存表示,這次的展覽讓大家看到很多余光中老師不同的創作題材,老師為天災、受暴兒童、身心障礙者而寫,他不只有《鄉愁》。
她說,台灣是我們住最久的家鄉,老師也寫非常多關於台灣的詩,展覽中,讓我們回味我們在台灣生活,非常溫暖。很贊同薛伯輝基金會推廣文化的理念,現在年輕人很多時間用在手機上,多多鼓勵年輕人閱讀詩集、散文等。將這些資訊帶到美濃,在美濃辦理老師的文學展,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大女兒余珊珊及余幼珊表示,此行是我們4姊妹與媽媽隔了2年的一起出遊,計劃很久才成行,剛好大家都回到台灣。此次展出很有美感,很有文學氣息。製作非常精緻。看到展示的手稿與照片,彷彿爸爸還在我們身邊,與我們同行。
另外,搖籃咖啡另一展間進行共融藝術展「生命的力量」,余光中老師1998年為楠梓特殊學校創校寫下校歌,展出的5位特別青年藝術家皆是楠梓特殊學校校友,畫作所呈現的生命力,如同校歌歌詞中所述「雖乏先天,卻富後勁,發揮潛力,不輸常人」。
這項特展係由薛伯輝基金會舉辦,於美濃搖籃咖啡展出,以余光中溫暖和浪漫的「愛與希望」為主題,圍繞在詩人愛與希望的詩作中,也展示老師的生活照片、手稿、所有著作,傳遞詩人對家人、對台灣、對世界的大愛,帶來希望,展期至3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