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福祠 全台第一家檳榔攤

景福祠前乾隆年代石碑記載「檳榔櫃位壹所」(劃線處右方)攤位的年租金,應是國內最古老的檳榔攤。(記者陳俊文攝)

昨日頭牙 專家介紹乾隆45年石碑載「本廟前檳榔櫃位壹所 年議稅銀6元」…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昨天是農曆二月二日,即做生意人最重視的「頭牙」,由於又是土地公聖誕,台南因開城早,土地公廟很多,有的廟宇很迷你,有的歷史很悠久,還有一家勒石記載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0年)廟前就有檳榔攤,堪稱全台第一「檳」。

景福祠的土地公和五條港歷史一樣久遠。(記者陳俊文攝)

台南市真是標準的街頭巷尾土地公,三步一拐就有一家拜土地公的廟。昨天「頭牙」,也是土地公聖誕,生意人、上班族都到廟裡為土地公祝壽,由於土地公象徵財富,各廟供桌上的發財金、萬寶箱不絕。

台南市有很多歷史悠久的老土地公廟,比如忠義路上的「三四境」載福祠,民俗學者謝奇峰表示,府城協防境聯中,在禾寮港溪一帶,從首二境、三四境到五合境,大概在今天民族路至成功路之間的忠義路上,可以證明三四境的載福祠也是年代久遠。

昨天頭牙,生意人都以萬寶箱奉獻給象徵財富的土地公。(記者陳俊文攝)

另一民俗專家黃江霖表示,三四境載福祠,於道光十八年間由三四境街商戶集資建祠,最初約四十名信徒,後來部分信徒遷居,一時剩下二十人,土地祠漸次凋萎,直到清同治八年祠廟始有修繕。日明治三十六年市區改正位於拓寬道路上,廟毀,後遷建於現址。目前淺間狹窄的小廟裡供奉兩尊土地公,還有一尊玉皇上帝、火德聖君和案下的虎爺,這兩天還有人前來拜拜。

黃江霖指出,台南廟宇之最古老者,非蕃薯崎小南天莫屬,主祀福德正神,為荷蘭時華人所建,這段話出自(日治時期)明治四十四年的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南名勝志」。小南天就在民族路巷弄內,過去是民族夜市攤家的守護神。

至於也是古老土地公廟的佛頭港景福祠,廟前龍側一塊清乾隆四十五年的石碑記載:「本廟前檳榔櫃位壹所,年議稅銀六元,作二季交爐主公用,謹此勒石為記」,黃江霖認為這是全台最早有記載的檳榔攤。

即時

瓜農轉型拚大麻經濟 警捷足逮捕

記者陳金龍、陳正芬∕台中報導 四十四...

公私協力端午送暖 關懷街友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端午前夕,台南...

作賊心虛沒開大燈 勇警追毒蟲繩之以法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台北市警察局中正第二分...

婦陷投資詐騙損10公斤黃金 淡水警智破狡猾詐團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芝一名黃姓獨居...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