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營造複層經濟林 尖石鄉贈送苗木

辦理複層經濟林推廣宣導活動。(林試所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原鄉部落多數位於山區,農業活動包括蔬果栽植、竹林經營或植樹造林等,其中屬於林業用地的原住民保留地,由於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的限制,只能作造林或經營林下經濟等林業活動使用,以竹林生產、參與獎勵造林或原始森林居多。又因為勞動人力老化、青年外地就業、木材伐採期漫長、進口木竹材等因素,林地漸漸無力管理而閒置。

久未經營的桂竹林密生枯黃竹稈及枯倒竹。(林試所提供)

原住民族委員會為協助族人解決林地荒廢問題,促進土地使用效能,增加族人短期收入,特別委託林業試驗所針對原住民保留地久未伐採利用的衰老桂竹林,以及需要長時間等待林木成熟才能收穫的獎勵造林地,研擬複層經濟林經營策略與營造技術,來幫助族人增加收入。

林業試驗所表示,複層經濟林是一種具有短中長期收益的生態森林,仿效天然森林的多層次樣貌,充分利用林地的垂直空間,在原本單一林相的木竹人工林裡,挑選多樣化具有經濟潛力與應用價值、可短期收成或多次採收花果枝葉、適合森林中下層低光環境、而維護管理需求度低的原生特用植物,進行混合栽植營造多層次、多物種的森林結構。

複層經濟林特別適合原鄉部落老齡族人的勞動能力,幫助其增加短期收入,是無須投入太多人力管理、低密度、低強度的小農經營模式;多層次物種也能促進地表覆蓋度、創造生物多樣性及棲地環境,更是符合社會、經濟與生態期待的林地活化經營模式,希望技術成果能促進林地永續友善的循環利用,未來也能維持偏遠山區族人穩定的收入來源。而如何適度疏伐撫育上層木竹,提高木竹材的品質與生產力,同時調節林下光度,促進特用植物生長,達成兼具撫育各層次經濟植物的多重效果,則是技術發展的重點。

林試所育林組林鴻志助理研究員的研究團隊,將新竹縣尖石鄉一處荒廢閒置的桂竹林,適度伐採竹材、調節林內光度,打造成為複層經濟林示範區。林內規劃栽植俗稱羊奶頭的臺灣天仙果、阿里山十大功勞等,可3~5年內採收的耐陰性灌木,並間植山肉桂、大丁黃等中小喬木,森林的邊緣則選種山胡椒、金銀花等需光性強的陽性植物,後續進行多年試驗觀察及生長監測。羊奶頭、山胡椒、山肉桂等都是極具原鄉特色的香料植物,部分種類除了作飲料、食材,萃取為純露、精油、調製香水,也兼具保健效果,而大丁黃更是賽德克族傳統弓藝的重要木材。營造複層經濟林不僅充分發揮了森林空間的利用效能,更能保存部落飲食及文化,創造原鄉林地的附加經濟收益。

為了推廣複層經濟林經營觀念及營造技術,3月15日早上9點起,林業試驗所將提供臺灣天仙果、阿里山十大功勞、金銀花等苗木,協助尖石鄉發展部落經濟及原鄉綠美化,現場提供技術資訊與諮詢服務,歡迎民眾至尖石鄉公所前廣場交流及領取苗木 (換取規則詳見尖石鄉公所官網/ 最新消息)。

即時

筆墨一甲子——羅際鴻七十回顧書法精選展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筆墨一甲子——...

新豐聖母宮抵浩天宮謁祖進香 真人版千順將軍受到熱烈...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基隆市新豐聖母...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