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療法 擺脫慢性疼痛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不少農友或工人因常抬重物或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導致肩膀痠痛或關節退化,台東馬偕復健科醫師吳欣宜指出,隨著年齡增長,伴隨關節、肌肉退化及疼痛的困擾,增生療法成為治療慢性疼痛新選擇;越早治療越好,若關節軟骨已全部被磨損,則建議直接開刀治療。

吳欣宜說,人體一旦受傷產生發炎現象,體內血小板會啟動膠原蛋白及纖維母細胞,通常10天左右會自動增生及重組。但有些人無法自動啟動增生,造成痠麻、疼痛。

增生療法是借助注射溶劑來刺激軟組織,先代謝掉造成疼痛物質,再重啟人體原有修復機制,增加軟組織強度而改善疼痛。目前增生劑使用最多的是葡萄糖水,因取得容易且無害。一般退化性膝關節炎、旋轉肌袖肌腱病變、骨關節炎,阿基里氏腱病變、網球肘和輕中度的腕隧道症候群等,都有顯著的療效。

另一種為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注射PRP等於直接提供軟組織修復所需生長因子,快速有效達成修復效果,費用較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