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女中二年十七班 ◎鄧名珊
「加油!加油!」同學們的呼喊聲此起彼落。我發顫著,孤身面對眼前的藍色跳箱,它像是街頭的惡霸般,阻礙我跨越心中的那道坎.我摒除雜念,腦中重複著老師方才的教授動作,跑、蹬、撐。原以為這次終能成功,顯然我的身體並不願配合。再一次的,我成為全班唯一連跳箱都上不去的人。「好丟臉……」我如是想著。
從小,我便被貼上「四肢不協調」的標籤,無論跳箱、跳舞,或過去曾嘗試過的攀岩等,需四肢協調性的各種活動,一概成為我的弱項,我的身體如一座封閉的城,亳無生氣。母親甚至為我報名舞蹈基礎律動課程,但惰性擊敗了理智,從剛開始的勤快鍛鍊,到後來漸頻繁的缺席節數,母親對我無可奈何,而我也對自己的身體束手無策。
直至升上高二,班上要進行戲劇公演,擔任演員的我必須在最後一幕完成一段舞蹈演出。「我不會跳舞。」初次的舞蹈練習,我對校方聘請的專業舞蹈老師怯怯說道。她不說話,只是輕笑了一下,指著同學們,示意我加入練習。當時,我心想:「等等妳就會了解我的程度了。」
一切與我想像的不同。原以為老師會直接教授大家戲劇演出時要呈現的舞蹈動作,但老師卻是先請大家繞著教室走路,並感受身體的每個部位如何運作。這時,我開始試著傾聽身體的聲音,每一個踩出去步伐的重量、呼吸的力道、手臂的擺動幅度。走了幾圈後,我突然發覺,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能隨心所欲地「駕馭」自己的身體。
老師藉由各種簡單的動作,帶領大家找到與身體相處、合作的感覺,隨後的舞蹈教程和學習我都能順利進行,與大夥兒成功完成四次的戲劇公演。在最後一次公演,我站在舞臺上盡情飛舞自己的身體,那種美好的感覺,好似我的身體是一座飛花的春城!舞蹈結束時,看著身旁同樣氣喘吁吁的同學們,我的笑容漸次綻放,淚水也自眼角止不住地落下,心中十分感動。
「原來,我也能做到啊!」難忘那個舞動肢體、如春天生意盎然的花兒飛舞,使整座「城」春意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