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遊戲 提升遲緩童手眼協調

「彈珠水餃」遊戲可提升遲緩兒手指靈活度,又能發揮創意。(台北醫院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5歲的樂樂連湯匙都拿不穩,在幼兒園完成勞作或參與遊戲困難,越失敗就越不想嘗試。衛福部台北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林雲平表示,發展遲緩兒童應把握6歲前的黃金治療期,家長可透過6款遊戲訓練,提升孩子手眼協助、運筆握力等精細動作。

林雲平表示,發展遲緩兒童的父母可透過有趣的精細動作,讓孩子逐漸學習「抓握技巧」、「掌內操作」、「工具使用」等能力。在進行遊戲時維持手腕向上抬高約30度的角度,是最好的操作姿勢,可幫助手腕有好的穩定度;若發現孩童「手腕穩定度不足」、「手指靈活度不佳」、「手部分化能力不足」等無法完成精細動作,可透過6款遊戲提升能力。

「牆上的蘋果樹」可引導遲緩兒透過貼紙提升手腕穩定。(台北醫院提供)

1.「牆上的蘋果樹」:印出大樹圖案貼在與孩子眼睛視力平行的牆上,鼓勵孩子捏取圓點點代表蘋果貼樹在樹上,也可讓孩子沿著大樹圖案的邊線去貼貼紙,提升手腕穩定度。

2.「瓦楞紙戳洞洞」:將粗線條圖案貼在瓦楞紙上,鼓勵孩子拿原子筆沿著圖案線條戳出小洞,並可循序漸進提升困難度,如每個洞之間距離相等,讓孩子越玩越有趣。

3.彈珠水餃:鼓勵孩子將黏土搓圓、壓扁,最後放入彈珠包好,再塑形成水餃或湯圓等指定形狀,提升手指靈活度。

4.「唱跳手指謠兒歌」:透過節奏輕快的童謠影片,運用手指完成各種指定動作,提升手指靈活度。更簡單點的可以只進行比數字或猜拳練習。

5.「存錢筒」:準備一些1元硬幣,讓孩子使用前兩指指尖捏取錢幣,拿滿5個後,再用拇指將錢幣推至指尖,逐一投入存錢筒,反覆操作以訓練手指的分化擊掌內控制能力。

6.「3指轉瓶蓋螺絲」:讓孩子先用無名指及小指抓握住小橡皮擦,再嘗試以大拇指、食指、中指共同施力轉動打開瓶蓋,可提升手指分化能力,進而提升剪刀、握筆方面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