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主編精選〉淡水線

■陳祖媛

搭火車上學的日子,驀然回首,不記得美麗的夕陽餘暉,而是載著我的青澀歲月……

淡水,好遠喔!坐火車上學,這點是吸引我的,加上那時候好多電影的加持,第一次坐淡水線就覺得上學是快樂的,因為火車。穿梭的淡水線似條紅線,往返在城市與浪漫之間。

搭火車的常客很有默契的會上屬性相同的車廂,前頭是提著大包小包的阿公阿婆,上班族的歐巴桑歐吉桑,再來是較年輕的。一節一節的車廂像香腸,這節炒蒜苔,下節切片放拼盤……,不一樣的香氣。人文風景截然不同,後面幾節幾乎都是學生,說穿了是賀爾蒙作祟,異性相吸。

車廂內面對面的兩排長椅一目了然,上車的年輕學子毫無猶豫的向心儀的同學靠近。車上成對的學長學姊讓人看著甜蜜,有時又是垮著臉一個前門一個後門若有似無的遙望著,車內的風景八卦比窗外的自然景觀更吸引我啊!

淡水多雨,習慣帶把長柄傘,這是大一菜鳥的標準配備。後來學長告知,女生要帶折傘放包裏,確定下車沒人邀著共同撐傘,再拿出來。原來課本沒教的,才是重中之重。

 

不太記得淡水夕陽有多美,只記得淡水常下雨和車下的那一片傘海。曾幾何時男同學手中的傘成了利器,而且無往不利。浪漫的愛情故事,在一朵朵傘下默默開展。

下次搭淡水線,雨天也許可見著心中的那片傘海,晴天就好好欣賞窗外的風景,不辜負淡水夕陽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