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美陸緩和漸露曙光 期待兩岸跟進融冰

美國140位兩黨國會議員致函貿易代表戴琪(左),要求更廣泛的豁免大陸產品關稅。(路透,資料照)

美國政府於二十三日宣布,將對三百五十二項中國大陸產品再次給予關稅豁免;加上日前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視訊會談時,重申了「四不一無意」,美國已接連對中國大陸「示好」,自川普執政時期開始的美陸對抗,似乎逐漸露出緩和曙光。至於冰凍已久的兩岸關係能否趁此契機融冰?也令人期待。

美國此次宣布再次給予關稅豁免的大陸產品,類別涵蓋自行車零件、電機、機械、化學品、海鮮等等,屬於二0一八年川普執政時對大陸首度啟動的貿易報復。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在聲明中指出,美國政府是在審慎考慮「公眾意見」,並與其他機構協商後做出的決定。雖然美國政府早在去年三月就給予來自大陸的九十九種醫療產品關稅豁免;但當時係基於防疫需求,與此次的狀況大不相同。

USTR所稱的「公眾意見」,其實大部分可說是美國國會壓力。今年一月十九日,拜登談到對大陸產品加徵懲罰性關稅的議題時,指出「解除關稅時機為時尚早」;但一月二十日就有一百四十位兩黨國會議員致函貿易代表戴琪,要求更廣泛的豁免大陸產品關稅。去年五月,國際信評機構穆迪估計,美國對大陸產品的報復性關稅,大部分的成本由美國企業負擔;由此來看,美陸貿易戰對美國是「自傷八百」。

事實上,即使美國對大陸祭出報復性關稅,但並未能扭轉美國對大陸的貿易逆差;去年美國對大陸貿易逆差達三千五百五十三億美元,較二0二0年增加百分之十四點五。因此,儘管大陸未能足額履行大陸自己承諾的對美採購金額,美國對此大表不滿,但仍做出此次關稅豁免的決定。再者,此一決定也有助於紓緩美國通膨壓力。

同時,儘管美國此次再次給予大陸關稅豁免,距離美陸貿易戰休兵仍然遙遠,但大陸商務部仍認為此舉有助於相關產品的「正常貿易」;換言之,大陸方面也將之視為正向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拜登與習近平視訊會談時提出「不尋求與中國(中共政權)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獨、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的「四不一無意」;二月二十一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通話時,也曾提過這「四不一無意」,當時布林肯更明白表示「反對台獨」。這兩次美陸之間的重要對話,都透露美國試圖與中國大陸修復關係的訊息。

事實上,美國在小布希執政時,也一度與川普同樣走向「單邊主義」,但在九一一事件之後,小布希透過給予大陸永久正常貿易關係、與大陸完成世界貿易組織入會談判等方式,向大陸釋出善意以尋求大陸合作反恐。現在的拜登政府面臨全球疫情、國內經濟及通膨等問題,以及俄烏戰爭這項衝擊全球的新變數,因而意欲透過放下中共政權體制問題、重申兩岸政策立場、緩和貿易對抗等宣示及動作,以降低大陸對美國敵意,甚至嘗試拓展合作層面,也並非無跡可尋。

當然,美陸化解對抗仍有段漫漫長路要走,但是對台灣而言,一旦美陸趨向和解,台灣在台美陸戰略三角中的地位恐將逐漸趨向不利,陳水扁執政時已有前車之鑑;因此惟有透過同時與美陸交善,方能讓台灣左右逢源。蔡政府應審時度勢,設法讓兩岸關係融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