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區成功國小返原址時程延後

文化局指目前成功國小水井已經完成處理,將開始進行建物起造作業。 (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中西區成功國小配合赤嵌文化園區工程,一0七年拆除校舍至今近四年,師生目前暫居北區文賢國中上課,原訂二0二三年暑假前完工,豈料計畫生變;文化局證實,師生必須二0二四年寒假後才能返校。若工程後續生變,有可能讓當年入學學童就讀六年,都未能返回原校區就讀。

陳怡珍接獲家長陳情表示,指文化局原預計在明年暑假前完工,讓全校師生歸建回原校區上課,然返校計畫將再延至後年寒假,師生才能回校上課。她指出,師生多年來一直處於寄人籬下狀況,學生根本沒看過位於成功路原校地,強調工程「不能再拖了」。

陳怡珍說,校園地底因挖出明清時期的大量遺構,導致工程一再生變,一0七年九月入學的孩子,一開始就在文賢國中就讀,原訂小六下學期才能回原校區,萬一又再變卦,恐到畢業,都不知道「母校地」長怎樣,連校門都沒踏進過!希望文化局加把勁,完成孩子們在自己校園畢業願望。

文化局回應,新出土遺構因日前連日下雨,導致工程進度受到影響,預計明年九、十月初步完成,然後續執照、設備等,期望在二0二四年寒假讓學校返校復學,市府也相當重視,會在文資保存、學童受教權益與新開發工程間,謀求最適最速的妥適方案並持續推進。

成功國小校舍發現清治時期的水井構造。(文化局提供)

文化局說明,去年下半年校區出土,研究團隊在原校舍下方深處發現清治時期的水井構造,深度達三米深以上且整體構造完整,文資委員決議保留取出,因此工程耗費較多時間,如今遺構問題順利克服、出土作業也完成至預定開挖面,將接續開始進行建築物起造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