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輔大附設醫院泌尿科藍祺昀醫師,透過慈濟骨髓資料庫血液建檔以及複合配對與體檢成功,日前到大林慈濟醫院順利捐出周邊血幹細胞,重新點燃白血病友的嶄新人生。
當醫生用自己身上的周邊血幹細胞去幫助血癌患者,藍祺昀表示,不想放棄這難得的經驗,很多人都很願意去幫助別人,可是未必有機會配對成功,透過百萬分之一的機率,以不同方式助人,是蠻特別的經驗,這是冥冥中的緣分,跟平常幫病人開刀動手術的感覺不一樣,覺得非常幸運。
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李思錦醫師解說。早期「骨髓移植」,可分為自體骨髓移植及異體骨髓移植,前者是抽取自己的骨髓、後者則為捐贈者的。骨髓的抽取,則是從腸骨後上方即臀部兩翼處進行,並非從脊椎處。此治療原理是透過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來重建骨髓的造血機能,是個副作用較少的治療方式,但唯一缺點就是捐贈配對機率低。
現在大多是「周邊血移植」,過程就像是捐贈血小板一樣,以抽血的方式收集捐贈者的周邊血,經過分離、萃取造血幹細胞後,再輸注到患者體內。因捐贈方式並沒有像抽取骨髓那樣複雜和疼痛,也大幅度提升民眾捐贈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