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本土疫情多點爆發,防疫資優生上海市也被攻破,上海從28日起進行新一輪分區封控、篩檢。封控首日,中國大陸新增本土COVID-19病例6886例,其中無症狀感染者5658例,上海占4381例最多。這波疫情無症狀感染者占比高,防疫專家認為,這使疫情防控難度加大。
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資料,28日新增COVID-19本土病例6886例,其中無症狀感染者達5658例,占比82.1%。新增無症狀感染者中,有4381例來自上海市通報。
上海有近2600萬常住人口,28日起分成兩大區域封控,展開核酸檢測,第1批預計在4月1日結束,第2批則是從4月1日至5日結束。
中國工程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表示,無症狀感染者人數多、占比高是這輪疫情的明顯特點。無症狀感染者人數多,除了與病毒本身相關外,也與及時篩查、盡早發現和疫苗接種等3個條件密切相關。
張伯禮說,病毒變異株Omicron傳染力強,在物極必反前提下,其毒性也相對地減弱;毒性減弱臨床表現就是症狀會較輕一些,很多感染者在感染後短時間內沒有表現出臨床症狀。雖然無症狀,但仍有傳染性且隱匿性更強;可能今天是無症狀,明天就有症狀了。「疫情出現後各地均進行了大範圍篩查,由於早發現,不少患者尚在感染初期,未出現感染症狀」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已大規模進行疫苗接種,人群免疫力普遍增強,因此表現以無症狀者居多。
張伯禮坦言,無症狀感染者使疫情防控愈加困難,大量無症狀感染者若未被及時發現,將使疫情進一步地擴散。必須進行快速嚴格的疫調溯源工作,早發現、早隔離;用最短時間找到全部無症狀感染者,徹底阻斷社區傳播,才能盡快實現社會面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