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當家中長輩出現行動緩慢、吃力,甚至失能臥床,難以自理,可能是肌少症的徵兆,這是導致老人家失能的原因之一,那該怎麼預防肌少症呢?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提出幾個飲食要點,透過飲食來避免肌少症的發生。
南投醫院指出,根據民國一百零七年內政部的統計,我國65歲以上的人口已占總人口的14%,正式進入「高齡社會」,隨著人口逐漸老化,高齡相關疾病也愈受重視,而肌少症成為現今重要的議題之一。
營養師毛柔壹表示,研究指出,四十歲之後肌肉質量流失速度加快由於肌力或肌耐力的下降而影響長輩的健康、行動能力、生活品質甚至增加跌倒風險及死亡率。
預防肌少症首先就要先從改善肌肉流失做起,最好的方法就是補充充足的營養。毛柔壹提出幾個飲食要點,一、均衡飲食及足夠熱量,建議每日可吃全榖雜糧類2至2碗半、蔬菜類3至4份、豆魚蛋肉類四至六份、水果2至3份半、乳品類1杯半、油脂3至5茶匙與堅果種子類一份。二、充足的蛋白質:建議長輩們可多攝食高生理價的蛋白質,如魚片、蒸蛋、拌豆腐、乳製品等都是對年長者很好的食物,這些食物最好平均分配於三餐中避免集中於特定一餐。三、多攝取含維生素D的食物:建議民眾可多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鮭魚、鮪魚、鯖魚、起司與蛋黃等。另外適當的日照能夠使皮膚活化維生素D提供身體使用,因此建議每日清晨或黃昏時刻至戶外活動筋骨享受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