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苳入石柳 木雕大師開展

木雕大師劉進文修復慶福宮茄苳入石柳蟒龍頂下廟桌。(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茄苳入石柳之鑲嵌技法為台南府城文化特色,屢獲府城工藝獎的木雕大師劉進文,將於四月四日、五日在普濟殿廣場舉辦《告別過去、致敬未來》府城百年工藝展,展示近期修復的普濟殿、金安宮、慶福宮、正安宮之茄苳入石柳蟒龍頂下廟桌,見證文物歷史,讓大家體會文物保護的重要性。

劉進文表示,「茄苳入石柳」異木鑲嵌工藝,大約在清朝時期從大陸富商流傳到台灣,藏家以台南府城為最大宗,工藝聚集地點大部分聚集在信義街一帶,從早期地圖不難發覺河岸歷史脈絡與工藝聚落之關聯。

目前會手工製作茄苳入石柳的人越來越少,這項精製工藝成為文化工法,受到收藏家、宮廟重視,劉進文接獲許多修復個案,蟒龍頂下廟桌就有十幾座,進而專精「茄苳入石榴」研究。今年恰巧有四間百年廟宇委任劉進文木雕工作室修復茄苳入石柳蟒龍頂下廟桌,各有特色,以永華宮、廣安宮、興濟宮、昆沙宮敬獻的「慶福宮蟒龍頂下廟桌」最為大件,長三百二十公分、高一百二十五公分。

劉進文指出,慶福宮的蟒龍頂下廟桌以《三國演義》為背景,不少鑲嵌的物件剝落不見,形成一處凹洞,可以藉由周邊鑲嵌的人物,進一步分析凹洞處之圖騰,再復刻恢復原貌,費工也費時,完全要一刀刀雕刻,機器無法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