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腫瘤 射頻消融術免開刀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60歲陳先生脖子右邊有一個5×4公分的明顯腫塊,吞嚥有異物感,躺著睡覺時異物感更為明顯,也因腫塊變大導致無法仰睡只能側睡,影響睡眠。就醫確診為「良性甲狀腺結節」,他不願開刀,改採甲狀腺結節射頻消融術處理,半年後回診已看不出腫塊,吞嚥也無異物感,並且可以睡得安穩。

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醫師葉美成指出,甲狀腺結節又稱為甲狀腺腫瘤,通常是沒有什麼症狀的,除非結節已經大到外觀上看得出來且發生吞嚥困難、壓迫等問題才會被發現,甲狀腺結節多為良性,但也有少部分是惡性。傳統的甲狀腺結節治療方式,通常會建議定期複查,並配合定期細針穿刺抽吸,雖可使用藥物治療,但效果不明顯;良性結節若有壓迫症狀,像吞嚥或呼吸受到影響、咳嗽、疼痛等,且可能增加惡性結節的風險,或是脖子腫大影響美觀,就會建議開刀切除。

葉美成說,傳統的甲狀腺手術需要全身麻醉且風險較大,可能還會有聲帶受損、沙啞、脖子上有明顯疤痕影響外觀或是術後甲狀腺功能低下,需終身服藥補充甲狀腺素等問題,讓病人為之卻步。較新的治療選擇「甲狀腺結節射頻消融術」,為一種低侵襲性、免全身麻醉、傷口小且恢復快的微創手術,採用局部麻醉,經由超音波導引下,將電極針放入甲狀腺結節內,藉由交流電的釋放,周邊組織分子會相互摩擦產生熱能,再透過熱能使局部組織產生凝固性壞死,進而讓甲狀腺結節縮小的微創手術。

她說,甲狀腺結節經過射頻消融術治療之後,會慢慢自行吸收,體積漸漸變小。射頻消融術後3個月,結節體積大概可減少約50%,術後6-12個月,結節體積則可減少約70-80%,有效緩解原本的局部壓迫症狀以及改善美觀。若結節較大,或是結節位置接近重要器官,可能會需要兩次或以上的治療次數。

即時

〈社論〉化解紛爭 賴清德主席要以總統身分為重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國會改革法案,行政院立即...

陸官校友總會凱道慶黃埔百年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陸軍軍官學校校...

作賊心虛沒開大燈 勇警追毒蟲繩之以法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台北市警察局中正第二分...

婦陷投資詐騙損10公斤黃金 淡水警智破狡猾詐團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芝一名黃姓獨居...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