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提供CAR-T細胞免疫療法

台灣唯一、亞太第5 藉由一次性注射 為血液腫瘤患者帶來治療新希望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8日表示,台大醫院成為全國首家提供細胞免疫療法-CAR-T治療之醫學中心,也是亞太地區繼日本、南韓、新加坡、香港後,第5個可提供該尖端醫療服務之國家,藉由其一次性注射之特性,為血液腫瘤患者帶來治癒新希望。

台大醫院根據臨床研究結果,透過細胞免疫療法-CAR-T,逾5成「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病人與逾8成「兒童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人,能有效殲滅癌細胞,其中有6成以上病人能穩定控制疾病超過2年。與過往治療困境相比,病人治癒與長期穩定控制疾病的機率大大提升。

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細胞治療科姚明主任指出,對於「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與「兒童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患者而言,即刻起已能掌握黃金治療期,把握治療時機,不必為了治療遠赴國外或是苦等臨床試驗、恩慈名額。

姚明指出,我國約有9成淋巴癌患者屬於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位居於2020年我國男性與女性癌症死亡排行第九名。其中約半數患者屬於高惡性度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其好發於中高齡者,因病程發展快速且無規律,治療難度高。

他進一步表示,目前第一線的主力治療為化療加標靶,儘管治療成果佳,但仍有3成病人治療反應不佳或復發。進入第二線治療階段時,需要加強化療強度與進行幹細胞移植,對於身體機能較差的中高齡者負擔極大,僅有2成病人存活超過2年。

另外,癌症是兒童的第二大死因,每年約有500至550位新發癌症兒童,其中約2成屬於「兒童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雖然在第一線治療即有不錯成績,但仍有1至2成患者治療反應不佳或復發,需要進行異體幹細胞移植。

姚明指出,由於移植後需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以避免發生排斥反應,癌童的抗病戰爭從2至3年變成一輩子,無論是生活品質或是自我實踐都受到強烈限制,不僅對於孩童而言身心負擔極大,父母更是不捨看到孩子一輩子要活在疾病限制中。

2017年8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全球首個細胞免疫療法-CAR-T,用以治療「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與「兒童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為難治與復發型的血液性癌症患者帶來一線生機,並且開啟再生醫療的新紀元。

台大醫院表示,可預期將會有越來越多病人受惠於細胞免疫療法-CAR-T。藉由其一次性注射之特性,為患者帶來治癒機會,也為患者與政府省下長期醫療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