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16年 苞舌蘭新品種亮相

 台南農改場十五日在新化林場舉辦苞舌蘭復育及庭園栽植觀摩會,花期已達半年的苞舌蘭花仍相當艷麗。 (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在台灣僅有蘭嶼及綠島才看得到的野生苞舌蘭,因人為過度採集、開發,以及風災、土石流等,導致族群大量消失,被列為極危物種。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歷經十六年的努力,育成苞舌蘭新品種台南三號、台南四號,近年在中興大學新化林場試種,目前花開艷麗,且花期可長達半年以上,適合做為園藝景觀花卉。十五日舉辦示範觀摩會,將積極技轉推廣。
 台南農改場去年八月在新化林場試種新育成的苞舌蘭,今年五月順利開花,且持續迄今,花期長達半年以上;研究人員指出,若花期越冬,表示可常年開花,且它可以直接栽種在土地裡,有別於盆花,未來將技轉做為園藝景觀花卉。

復育苞舌蘭的台南農改場雲林分場副研究員陳俊仁積極推廣技轉,要讓苞舌蘭成為受歡迎的景觀園藝。(記者黃文記攝)
 負責苞舌蘭育種的台南農改場雲林分場助理研究員陳俊仁表示,苞舌蘭又稱紫蘭,原產在中南半島、南太平洋諸島;台灣僅有蘭嶼和綠島有原生種,但已列為極危物種。台南農改場自二00三年開始收集、栽培苞舌蘭,並進行雜交育種、栽培,以及推廣工作,先後已育出花序集中、植株較小型的台南一號、二號苞舌蘭品種,適合盆缽與花壇種植。
 去年新育出、今年完成命名的苞舌蘭台南三號、四號,花朵與植株較大,更適合於景觀綠美化種植。其花朵約為原生種的三倍大,顏色有粉、白、紫紅、黃、橘等,超過十種。
 台南農改場場長鄭榮瑞表示,台灣夏天氣候炎熱,耐熱的草花種類不多,夏天正值苞舌蘭的開花期,剛好可以填補這個空檔,適合推廣於各遊樂區、機關、公園以及庭院種植,有興趣栽種的業者可向農改場洽詢。

即時

微笑小人陪伴看診!屏東榮總攜手藝術家Aki為樓梯賦...

記者蔣謙正/屏東報導 屏東榮民總醫院為提倡運...

自閉早療 雷射針灸助語言發展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1名4歲男童,...

作賊心虛沒開大燈 勇警追毒蟲繩之以法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台北市警察局中正第二分...

婦陷投資詐騙損10公斤黃金 淡水警智破狡猾詐團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芝一名黃姓獨居...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