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湄洲進香 沒廣播「林默娘小姐,請上船!」 船動不了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位於新竹北門街的長和宮,在地人稱之為「外媽祖廟」,以與當年竹塹城內的內媽祖廟區別。長和宮為竹塹古輕便車道的起點,清治和日治時代北門街商行雲集,水郊行商以此廟為為集會處所,日治時期廟埕開始有小吃市集聚集,民國80年代為了還天際線於信徒,將占據廟埕的攤位拆除,讓人看到長和宮(因信徒增多,旁邊也因而擴建,並另取名水仙宮)的原始風貌。


長和宮主委楊金土表示,長和宮開基媽祖神尊為軟身神像,乾隆7年由福建莆田萬梅堂禪師林義濤從湄洲媽祖祖廟請來,稱為「湄洲祖廟正三媽」。其乘座鑾椅、鳳冠霞披、錦繡袍裙、三寸金蓮履、繡花荷包囊都是當時隨該金身帶來。傳說其頭髮是媽祖生前所遺留3束頭髮之一,這些珍貴文物目前被保存在金長和媽祖水仙文物館。

創廟之初所訂的每3年定期前往福建湄洲祖廟進香謁祖之活動,解嚴後由楊金土於民國78年請鎮殿媽祖金身前往湄洲謁祖。擁有台胞證的媽祖就是長和宮媽祖,上面名字寫的就是「林默娘」。楊金土說,當年工作人員先行將媽祖運送上船舶,但因登記名冊有林默娘的名字,生日寫的是0988-03-23,船上工作人員以廣播方式「林默娘小姐,林默娘小姐,請妳趕快上船!」原來,工作人員將媽祖運上船時,忘了幫媽祖刷登記,才會造成一直以為有位旅客仍未上船的插曲。

長和宮於民國109年成立金長和媽祖水仙文物館,於3樓展廳以精密恆濕展櫃展出珍貴的媽祖、道廟信仰及新樂軒北管出陣排場文物(因長和宮主委楊金土此時亦是新樂軒的團長)等,肩負起文物保存與研究推廣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