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職業衛生暨職業醫學與護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廿二日起,在國立成功大學一連舉行三天,並以「後疫情時代的健康職場及全人健康」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探討職業衛生與環境職業醫學,共同為提升職場的職業安全衛生努力,守護勞工身心健康。
為響應四月廿八日「世界職業安全衛生日」由成功大學、全國環境職業醫學會、台灣職業衛生學會、台灣職業健康護理學會、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與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共同舉辦這項研討會。透過醫師、護理師及職業安全衛生人員等推動職場健康重要角色共同討論,邀國內外產、官、學、研的環境職業醫學、職業衛生、職業健康護理領域專業人士參與及交流,並在臨床、場域、學術、研究等不同背景專家的溝通下,建立互動平台、創造合作契機,進一步對國家職業安全衛生政策提供建議。
三天的論壇中,涵蓋「職業醫學與勞動法案例論壇」、「高風險勞工的疾病預防與健康服務」、「作業環境測定制度探討」、「職災勞工的復工、強化與重返職場」等議題,探討增進勞工福祉的良策。
包括勞動部政務次長王尚志、職業安全衛生署及衛福部國健署多個中央及地方機關單位代表都出席。王尚志說,「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將於今年五月一日開始施行,以專法形式將「勞工保險條例」的職業災害保險以及「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相關規範予以整合,使職災保障體系更周全,期能達成「健全職業災害勞工診斷、補償與重建之服務體系」的國際公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