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淑娟∕歸仁報導
南關社大為推廣糊紙,在歸仁仁壽宮舉辦一場以「動物回家了」為主題的座談會,糊紙工藝文資保存者吳文進師生將自己的祥獅、牛轉乾坤、虎爺等六十件作品作品帶至現場,展現傳統工藝之美。
南關社大秉持傳統工藝傳承使命,為糊紙工藝舉辦這場見面座談會,吳文進師生二十八人,將糊紙作品金毛犼、祥獅、牛轉乾坤、鯉魚公、虎爺、宮燈等六十件作品帶至現場,呈現難得的糊紙工藝展。
座談會邀請文資管理處長林喬彬、文史專家黃文博、台南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戴文峰、糊紙類傳統工藝研究學者蔡志定等共同研討傳統工藝的現況與發展,並對在場師生給予勉勵與支持。
戴文鋒說明目前台灣糊紙工藝技術保存者的努力,也把糊紙發展現狀進行剖析;黃文博則建議成立團隊,讓傳統工藝不僅是傳承,還能開創商機;蔡志定認為糊紙工藝的細膩與費工,是不簡單的手工藝,必須好好保存。
南關社大校長謝明憲表示,傳統工藝在該校持續傳承,包括竹編、剪黏、石雕及糊紙工藝,吳文進師生在傳習的路上攜手相伴,大家有著相同的理念與執著,形成一個優質的學習社群。
謝明憲說,傳承的路很長、很遠,相信南關社大會成為大家的後盾,持續支持傳統工藝的發揚、傳承、創生,讓傳統工藝永續且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