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屯永興宮發添丁龜粿喜迎花燈

西屯區港尾里永興福德祠保有兩百多年文化,每年農歷十月發添丁大龜粿。(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添丁大龜粿不是客家在元宵的習俗嗎?西屯區港尾里永興福德祠保有兩百多年文化,每年農歷十月發添丁大龜粿,早年都只有男丁才有,近年因為少子化關係,只要在年內有生育的家庭都可以得到一份「紅龜粿加麵龜」,取添丁大發財之意。
 西屯區陳寶雲區長昨天參加永興宮大丁龜粿福典禮與管理委員會主委廖學志與里長楊忠義等人手持燈籠、特色小吃及景點看板行銷西屯與台灣燈會。
 港尾里長楊忠義說,港尾里幾百年來保持農村生活,家家戶戶間多少都有親族關係,保有過去的文化習俗;永興宮主委廖學志說三百年前先民來到中部開鑿葫蘆墩圳,有客家血統的廖姓家族分配在現今港尾里一帶,自根基穩固後,即依客家「新丁板」的習俗發送大丁龜粿,至今雖許多習俗已經消失,但發送大丁龜粿則一直延續兩百多年,近年擴大不論男丁女娃都一視同仁。
 福德祠路口的既成道路土地法拍,新地主張貼通知要求封路,楊里長、廖主委奔走聯絡建設局及區公所會勘,阻止新地主封路,大丁龜粿福典禮得以順利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