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立委指出,新冠疫情衝擊急診量能,特別是兒童急診,因此呼籲指揮中心應規劃兒童急診快速通道,或急門診進行分流等相關措施,確保兒童能獲得完善醫療資源。
時力立委陳椒華二日指出,日前林口長庚醫院發生六個月大嬰兒高燒,在急診室前排隊一小時後不治死亡的不幸事件,引發社會關注在新冠疫情嚴峻下,兒童急診量能的情況。
陳椒華呼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應研議在現行急診的檢傷制度下,做更細緻的分流。例如規劃兒童急診快速通道或急門診等,確保急診量能足以因應病童的緊急需求;此外,醫界也建議,快篩陽性才到醫院做PCR,這能緩解急診的人潮,讓急診回歸給真正重症及需就醫的民眾。
彰化縣醫療界聯盟前任理事長、醫師蔡志宏建議,政府要提供足夠的疫苗及誘因,讓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施打三劑疫苗的比率提高至九成,也要讓想打疫苗的兒童可以打到疫苗,這對降低重症及死亡率有明顯幫助。
他也說,要建立完善的居家遠距照護資訊平台,及準備充足的新冠口服藥,約一百四十萬至三百萬份,給輕症及高風險病人服用,以降低重症及死亡率,增加民眾與病毒共存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