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大公司的陳姓總經理因工作壓力極大,出現耳鳴症狀,左耳更明顯持續性高頻噪音。連看好幾家耳鼻喉科診所皆未見效,後來被轉介至醫學中心做腦影像、腦電圖、聽力圖結果均正常,進一步查出他罹患憂鬱症且曾有自殺念頭,後來轉至安南醫院身心科持續治療2個月,已明顯改善。
安南醫院身心科主任張俊鴻表示,很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耳鳴與憂鬱症之間存在密切關聯,病人陳先生除耳鳴外還有憂鬱症狀,包括情緒低落、精力不足、失去興趣、失眠、精神運動遲緩,甚至還有自殺意念,但無任何自殺計劃或企圖行動。因此建議病人先使用抗憂鬱藥物和心理治療來治療憂鬱症,然而陳先生卻擔心藥物會影響其肝腎功能,也無足夠時間來進行心理治療,因此,改採做重複性「經顱磁刺激rTMS」評估,同時評估其耳鳴嚴重程度,而貝克憂鬱量表和漢密爾頓憂鬱量表則是用於評估憂鬱症嚴重程度。
張俊鴻說,「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刺激病人大腦右側背外側前額葉皮層和左側聽覺皮層,在治療2週後,報告數據顯示其耳鳴、憂鬱和焦慮的嚴重程度,均有顯著改善,再經過2週後,各數據皆明顯降低,改善更多,接著又治療4週,病人連自殺念頭也已消失,且未觀察到有明顯副作用存在。
他說,耳鳴是一種常見症狀,通常是在沒有聲音刺激的情況下卻有噪音的感受,有一部分人會因耳鳴症狀影響日常生活品質。耳鳴機制複雜且異質,國外研究分析顯示,憂鬱症個案罹患耳鳴比率為33%,且腦影像研究發現在憂鬱症和耳鳴患者中的腦部存在部分共同腦神經網絡。目前對於耳鳴的療效常常不能令人滿意,重複經顱磁刺激 (rTMS))是一種新型的非侵入性腦刺激治療方法,已被批准用於治療難治型憂鬱症,而國內外最新的研究也顯示rTMS 確實可改善耳鳴,早期治療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