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友善宜居、以人為本的行無礙空間,新竹縣政府配合中央推動騎樓整平計畫,去年底辦理「家樂福商圈之騎樓」及「華南銀行商圈之騎樓」二處騎樓改善,清除花台、廣告牆面,設置無障礙緩坡、並讓接連的騎樓順接,方便嬰兒車、輪椅、高跟鞋的移動,得到民眾好評;工務處表示,緊接著會進行湖口鄉六個路段及竹北一個路段的騎樓整修,並逐年擴大在其它鄉鎮辦理。
縣府工務處表示,隨著高齡社會到來,加上人行權益抬頭,身心障礙者再也不是無障礙環境的唯一需求者,因為每個人都可能有行動不便的時候,一個好的環境設計,將能為每個人提供方便,因此「無障礙環境」是為每個人所設計、準備的,更是身心障礙者回歸人群、參與社會的重要方式。
縣府表示,配合公共通行空間檢討與改善,推動建築物騎樓整平計畫,同時可提升與保障高齡者與身障者戶外通行的便利與安全,刺激他們戶外活動的意願與頻率,營造安全無礙的社交環境與生活空間。另外,騎樓整平計畫也可,改造美麗市容增進逛街人潮,提升店家商機促進地方商業活動。
工務處說,騎樓整平就工程技術來說,難度不高經費亦不多,但因騎樓屬私有財產,由政府代為改善還需所有權人同意配合,因此與居民溝通協調是一大挑戰,也是推行成功或失敗的重要關鍵。由於商圈一樓大部分做為店鋪使用,起初店家擔心工程進行影響店鋪生意,或是對工程品質存疑,整平意願通常不高,在工程逐步展現成果後,才提高了商家參與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