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性脊椎側彎 8成原因不明

青少年脊椎側彎患者多達8成原因不明,北醫副院長、骨科醫師黃聰仁(右)表示,根據統計,脊椎側彎發生率約為千分之20,平均每50名青少年當中就有1人可能有脊椎側彎問題,提醒家長留意。
(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16歲的徐同學,3年前因身高不足就醫,檢查發現有肩胛骨突出等狀況,確診為脊椎側彎30度後,陸續求醫,但不僅側彎角度持續增加到43度,目視可稍微看出脊椎彎曲,經手術治療後,目前已恢復正常生活,還長高2公分。
收治徐同學的北醫附醫科部脊椎骨科主治醫師黃聰仁表示,近年來收治多起自發性脊椎側彎病例,病人年齡層約10-18歲,根據統計,每50個青少年就有1個可能有脊椎側彎問題,情況並不少見,當中8成屬於原因不明的「自發性脊椎側彎」。
由於自發性脊椎側彎的致病原因成謎,黃聰仁表示,大多數病人經過X光、核磁共振等檢查後,都檢查不出任何骨骼或神經病變,也不是一般認為的姿勢不良所造成,目前僅知部分病例有家族性遺傳的傾向。
由於脊椎側彎初期不會有任何身體上的不適,病人本身也很難察覺到脊椎已經產生變化,大多是健康檢查、游泳或洗澡時家長發現而就醫。
治療上是根據年齡及脊椎側彎的角度,黃聰仁表示,18歲以下青少年側彎角度20度以上者,建議每4-6個月追蹤,若角度沒有變化或者1年內角度增加未達5-10度,基本上可以不須特別治療,但要持續追蹤;側彎角度在25-40度者,則是建議採用背架治療;若是角度達到40度以上者,才需要考慮是否採用手術矯正。
統計上,僅有10%的脊椎側彎病人需要給予積極門診追蹤或背架治療,而其中約10%才需開刀矯正,家長不需過度恐慌。
許多家長發現孩子有脊椎側彎,經常會尋求拉筋、推拿、吊單槓、整骨等民俗療法進行治療,但這些方法只能增加身體柔軟度,對於矯正脊椎側彎沒有顯著療效,黃聰仁提醒,一旦發現孩子肩膀一高一低、腰部不對稱或是背部異常凸起,都應提高警覺,儘早就醫。

即時

韓籍旅客欲闖高雄機場管制區遭攔 侮辱員警遭送辦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一名韓籍旅客3...

三峽金牌女警花 傳授熱血義交防身術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義交平常在繁忙...

作賊心虛沒開大燈 勇警追毒蟲繩之以法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台北市警察局中正第二分...

婦陷投資詐騙損10公斤黃金 淡水警智破狡猾詐團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芝一名黃姓獨居...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