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死亡率 長者應早診斷早投藥

快速死! 逾5成死亡在確診5天內發生 醫籲有症狀老人快篩陰應PCR確認勿延誤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李建璋23日表示,有50%的死亡患者是在確診5天之內,逾3成死者確診2天內死亡,統計數據和他在臨床一線的經驗吻合,幫助老人提早診斷提早給藥是現階段降低死亡率最重要的任務。

李建璋日前一席Omicron對兒童,不是巧虎,是虎姑婆,引起廣泛討論,昨在臉書以「如何降低死亡率」為題,解讀Omicron時,作上述表示。

李建璋說,統計數據顯示,有50%的死亡患者是在確診5天之內,逾3成死者確診2天內死亡,這個也和他在臨床一線的經驗吻合。

他並引述15世紀義大利維大政治學家君王論的作者,馬基維利,曾經對醫學發表了一段非常有名的言論,「疾病在一開始的時候,診斷非常困難,但是治療很容易,到了後期,診斷很容易,治療卻很困難」,這句話恰巧可以描述當前這群高風險老人罹病以後的情形。

李建璋強調,逾3成死者確診2天內死亡,代表他們在疾病的後期才診斷給藥,這個時候可能已經太慢了。要壓低整體死亡率,首要之務,就是降低70歲以上老人的死亡率,要降低70歲以上的死亡率,首要之務,就是早期診斷,早期投藥。

把快篩陽當確診,一部分解決了給藥延遲的問題,但是沒有解決診斷延遲的問題。要再進一步保護老人,就要解決診斷延遲的問題。

他說,老人會診斷延遲主要有兩個問題,第一,老人Covid的表現是非典型,第二,過度仰賴快篩當第一線診斷工具,快篩有30-40%的偽陰性,同時快篩必須在症狀比較明顯,病毒量高的時候才會陰轉陽,這個是現在許多民眾的普遍經驗。老人快篩陰有症狀,必須給予PCR診斷,才不會延誤。

站在第一線的李建璋說,當大家還在為Omicron是敵是友爭論不休的時候,必須清楚地說,對70歲以上的老人,以及沒有打疫苗的兒童,Omicron是敵不是友。當前,要壓低死亡率,馬基維利的話是最好的指導,要把所有的力量和資源,幫助老人提早診斷提早給藥,是現階段降低死亡率最重要的任務。

即時

日本「食人菌」恐慌背後的真相!醫師解讀風險與防護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

第三屆雲林電競派對即日起報名 總獎金達三十六萬邀你...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邁入第三屆雲林...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