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室內也會熱傷害 熱浪來襲做好防護

高溫日曬要記得做好防曬措施。 (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當人體不當地承受一定程度的悶熱時,身體會無法正常調節高溫及散熱,此時熱傷害就會發生。醫師表示,當發現有疑似熱傷害的患者,要即時補充水分、維持環境良好空氣流通或給予電扇吹拂、解開過多的衣物協助患者散熱、盡速離開高溫環境,若症狀持續,則需迅速就醫。

嘉基家醫科薛詩潓醫師表示,熱衰竭及熱痙攣屬於較度輕的熱傷害,熱衰竭發生時會出現暈眩、頭痛、惡心、嘔吐、心跳加速、體溫升高、虛弱等症狀;若在過熱的環境下過度運動後,除了上述症狀外,同時合併有不自主的肌肉抽搐,即為熱痙攣;而「中暑」屬於重度的熱傷害,會出現體溫高於攝氏40度以上和意識改變如言行舉止異常、癲癇、昏迷等,若處理不當,會導致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是死亡。

薛詩潓醫師指出,包括65歲以上年長者或5歲以下的兒童、肥胖者或身體質量指數(BMI)高者、有服用抑制排汗之藥物或利尿劑或交感神經興奮劑、有慢性病者等幾類族群是熱傷害的高危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