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大學師生考古作業 林姿妙到場慰勞團隊

羅東高中師生參與宜蘭大學電資學院擴建工程基地內的考古發掘工作,縣長林姿妙前往現場鼓勵,及慰勞辛勞的考古團隊,並致贈《噶瑪蘭舊社路徑》一書。(宜縣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國立宜蘭大學電資學院擴建工程基地內的考古發掘工作已持續進行二年,陸續出土墓葬現象、獸齒及琉璃珠等遺物,縣府為擴大公眾考古效益,規劃一系列教育推廣活動,縣長林姿妙特別到場鼓勵參與這次活動的羅東高中師生,及慰勞辛勞的考古團隊,並致贈《噶瑪蘭舊社路徑》一書,期許發掘成果讓大眾更深入瞭解噶瑪蘭文化對於宜蘭歷史的重要性。

大正15年(1926年,「宜蘭農林學校」建校時發現史前文化遺跡,遂命名為「宜蘭農校遺址」。宜蘭大學於民國八十九年至九十六年間,進行興建工程施工時,出土史前建築結構、墓葬及灰坑等現象,並伴隨出土各式陶、石、金屬、骨及貝類等文化遺物,經年代檢測與遺物類型判定,係屬十三行文化舊社類型的考古遺址,使得發現於日治時代、因校舍多次修改建而被認為「舊跡不存」的「宜蘭農校遺址」,重現於世人眼前。

「宜蘭農校遺址」陸續出土各式陶、石、金屬、骨及貝類等文化遺物。(宜縣府提供)

縣府於民國九十五年將「宜蘭農校遺址」列為「列冊遺址」,所出土二件「魚形金屬編物」(通稱「金鯉魚」),經考證為噶瑪蘭人珍視貴重的裝飾品,見證該族群物質文化及貿易交流,具體顯現文化特色及地方歷史意義,於民國一0六年指定為縣定古物。

「宜蘭農校遺址」考古團隊,發現1件陪葬品形體符合《噶瑪蘭志》所述的「金鯉魚」一模一樣,可說是全台第7件金鯉魚,是宜蘭獨有文物。(宜縣府提供)

林姿妙表示,宜蘭各考古遺址已出土超過一百四十七萬件各式標本,因數量相當龐大,縣府已提案爭取中央經費挹注,希望以專業的典藏及展示空間,讓珍貴的文化資產呈現於世人眼前。

即時

大愛無國界 太平媽慈庇杏林新秀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輔仁大學醫學院...

校園瘋文資前進全島極東媽祖廟 領貢寮國小師生尋龍賞...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府文化局...

《懸疑驚悚小劇場第六十一集—人生唯一的自由,只有自...

本報訊 為豐富生活性、藝術性內容,中華新聞雲...

梅嶺梅子石塔種 品名在地化

記者張淑娟/楠西報導 楠西區梅子品種九成是石...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