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在驪歌高唱的畢業季,卻有一堂課開課了!由市府主辦的社區影像記錄人才培訓班十八日舉行開訓典禮,這些家鄉紀錄手,將為台南生活紀錄點點滴滴,成為台南珍貴文化資產。
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訓班自民國一百年至今,培養超過三百多位優秀的影像紀錄素人創作者,集結三百多位優秀民眾,拍出上百部多元題材作品,這些市民影像,成為見證大台南發展的常民記憶庫。
今年報名踴躍,吸引近七十人報名,候選出三十位來自台南各地、不同世代和背景的潛力學員及市府人員選修參與,希望激盪出更多創意的火花。課程師資陣容堅強,將以三個月密集課程,指導學員包括影像相關理論、熟悉硬體操作使用及最後的實作。
新聞及國際關係處處長蘇恩恩表示,家鄉記錄手課程十一年,除培育在地創作人才,累積台南珍貴的人文故事,落實影像文化資產保存於常民生活中,課程邀請公務員加入,希望發掘出不同的台南視野。
學員們也提出其想關注且獨特的主題,包括廟宇及傳統工藝紀錄、紡織與飲食文化探討、老屋及城市記憶空間觀察,亦有新移民生命描繪、家庭關係側寫等,預計九月中舉辦成果發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