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扭傷腫得像麵龜 韌帶斷裂惹禍

林文彥醫師說,腳踝扭傷骨折把握黃金治療期,避免關節炎甚至影響行走。(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40歲陳小姐外出購物時,不慎踩空扭傷腳踝,當時醫師判斷小腿腓骨骨折無需開刀。但她回家後腳腫得像「麵龜」,痛到行走困難。經大林慈濟醫院骨創傷科主任林文彥進一步檢查發現,被遺漏的腳踝韌帶斷裂更為嚴重,如未即時處理,嚴重時會導致關節炎,並影響往後的行走。

林文彥指出,因為走路時一個扭轉的力量讓足踝受傷,嚴重時,有可能導致骨折或韌帶損傷,經過檢查,腓骨與脛骨在足關節的地方位移半脫臼,研判為脛骨與腓骨之間的韌帶斷裂。陳小姐腓骨的骨折不嚴重,反而是韌帶的受損導致腳踝半脫臼。經醫師以螺釘幫她把兩塊脫臼的骨頭固定回去,加上石膏保護,需2至3個月這樣韌帶才能恢復到健康狀態。

林文彥說,急性期的骨折外傷從診斷到治療,需把握1至2週內的治療黃金期,如果拖過治療的黃金期,受傷部位的骨頭或韌帶會開始出現纖維化的組織,治療的效果會越來越不好,癒後也會比較差。

他建議,輕微扭傷自己冰敷則會改善,但較嚴重時出現韌帶斷裂、關節移動時會劇痛、有骨折現象,須趕緊尋找專業醫師處理,千萬別錯失最佳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