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碧娟插畫展 台語歌謠躍畫紙

任教南應大的漫畫家徐碧娟,即日起舉行戰後台語創作歌謠之插畫創作展。(記者吳孟珉攝)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欣賞畫作還可聽歌。戰後台語創作歌謠之插畫創作展,六日起在愛國婦人館開展,南應大兼任助理教授、漫畫家徐碧娟以繪畫生動描繪台語歌謠情景,大家郎郎上口的「燒肉粽」等歌謠躍然紙上。

五十四歲的徐碧娟,自小熱愛漫畫,長期浸潤漫畫創作與教學,因結婚離開故鄉台南三十年,中年返鄉在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漫畫系擔任兼任助理教授,同時攻讀視覺傳達研究所。

她表示,回到遍地講著台語的台南後,再次深深地為小時候聽父母吟唱的台語歌謠所感動,因此選定戰後台語歌謠進行創作。

這些台語創作歌謠的內容,或者歌頌情愛的酸甜苦鹹、或者男女間的悲歡離合,或者暗輸時局的動盪與苦悶、或者反映時代的光輝或困頓,生動反映一般民眾的日常生活與民心向背。

徐碧娟花了近兩年的時間創作這些插畫,希望藉由插畫創作喚醒大家最熟悉的台語歌謠,喚起那些古早台灣故事的視覺印象。

會唱歌的畫展饒富趣味!活動除了台語創作歌謠插畫展示外,另行邀請三弦樂師徐榮豐於現場彈奏台語歌謠作品,特別的是現場看畫掃瞄QR Code,就能聽到畫畫在唱歌,讓大家再次回味歌謠最初始樂音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