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食慾不振 竟是低血鈉低血糖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55歲男性,有長期食慾不振情形,抽血檢查後發現為低血鈉,因而住院診治,期間男子又發生數次低血糖,故會診新陳代謝科醫師診治。結果發現病人已食慾不佳一段時間,且伴隨噁心、嘔吐以及倦怠感。由於病人合併有低血鈉以及低血糖,故進行內分泌相關檢查,結果確診為泛腦下垂體功能不足。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醫師郭雅雯表示,低血糖的症狀包含了心悸、手抖、冒汗、飢餓、頭暈、注意力無法集中、意識混亂、行為改變、昏迷、抽搐、甚至死亡等。
 她指出,低血糖容易發生於接受治療之糖尿病病患,常見的原因多與糖尿病藥物相關,例如施打胰島素或服用降血糖藥後又未進食、激烈運動之後未補充 醣分,或是藥物劑量過重等,這些情況經藥物及生活習慣調整即可改善。
 其他有很多原因也會造成低血糖,例如器官衰竭、敗血症、營養不足、荷爾蒙缺乏、胰島素瘤等,會依不同疾病有不同的治療方式。
 以上述案例來說,病人因泛腦下垂體功能不足,導致荷爾蒙缺乏,有食慾不佳、噁心嘔吐、倦怠、低血糖與電解質不平衡現象。經給予荷爾蒙補充後,患者低血糖情形不再發生,而荷爾蒙不足引發的症狀也隨之改善。
 郭雅雯提醒,雖然低血糖是糖尿病病人常見的急性併發症,但仍有部分非糖尿病者會發生低血糖。因此,若有相關症狀,建議至新陳代謝科門診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