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調解成立八成一創新高減輕司法負擔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去年配合防疫政策,調解業務結案件數十二萬四千八百八十一件,雖較前年減少,但調解成立的比率逾八成一,創下歷年新高。內政部指出,調解制度的建立,不僅減輕司法資源的負擔、也提升了司法品質。

內政部與法務部九日共同舉辦「一一0年調解案件榮獲中央各獎項績優人員表揚大會」,共計一百四十四名調解績優人員獲表揚。內政部長徐國勇與法務部長蔡清祥親自出席表揚,對於調解人員耐心主持公道,長期奉獻與努力,表示肯定與感謝。

此次資深調解委員服務年資三十年以上榮獲總統感謝狀的有十六人、行政院長獎有五十人、法務部長獎有三十人、內政部長獎有四十八人,總共一百四十四人獲獎。

其中總統感謝狀獲獎人連江縣莒光鄉調解委員會主席林增官,曾調解海上撞船事件,因連江縣無海事驗定事件單位,當下難以分辨肇責,一方為當地仕紳,一方為外地討海人,各執意見難解,林增官同理兩造的背景立場,耐心軟化爭議,最後達成共識調解成立,免除法院訴訟的冗長程序。

此外,行政院長獎獲獎人基隆市暖暖區調解委員會委員黃陳月桂,曾調解民眾騎機車擦撞孕婦的交通事故,因騎士須扶養兩名小孩,憂心醫藥費過重,黃陳月桂建議先尋求對方諒解,時常到醫院關心,騎士照做,因此感動孕婦及家屬,願以較低醫藥費和解,讓騎士喜極而泣。

內政部統計,去年調解件數類別,民事結案有四萬二千多件,占總結案數三成三七,其中債權、債務事件最多,竊盜、侵占、詐欺案件居次。

刑事事件結案八萬二千七百多件,占總結案數六成六二,其中以傷害案七萬四千四百多件,占近九成最多,竊盜、侵占詐欺案件居次。

內政部指出,調解委員處理調解案件的件數甚多,秉持公道、熱心與耐心的精神,努力幫助兩造當事人化解紛爭,減少雙方面對冗長訴訟程序、相互攻訐又耗時傷神,也紓解訟源,減輕司法負擔,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