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溝腫塊未醫 腸險壞死

50歲男診斷嵌頓性疝氣 部分腸子腫脹缺血 緊急手術處理幸不需切除

醫師羅敏誠表示,下腹疼痛或肚脹有可能為疝氣,應儘速就醫,以免腸子壞死。(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湯朝村∕綜合報導

39歲運動教練近1個月下腹部疼痛,有時候痛一下子,有時候痛一整天,覺得還能忍受不以為意,直至疼痛難耐就醫,診斷是腹股溝疝氣。

另1名50多歲男性下腹疼痛、腹脹,自訴左側腹股溝有腫塊情形多年,最近發現腫塊日漸趨大、甚至陰囊也愈來愈腫大。經由電腦斷層檢查,有一部分腸子卡在腫塊內,且腸子已有腫脹及缺血之情形,診斷為「嵌頓性疝氣」。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泌尿科醫師羅敏誠表示,腹股溝疝氣藥物治療沒有明顯效果,考量前者為運動教練,術後在工作上腹部仍需用力,加上年紀較年輕,以3D腹腔鏡手術在肚子上僅有2~3個1公分以下傷口,比較不會破壞腹部肌肉。手術時間約半小時,患者術後隔天出院,2週後症狀明顯改善。

「下腹部有突出腫塊」原來是成人疝氣。(記者湯朝村攝)

後者則經中榮嘉義分院一般外科醫師張奎亨緊急安排手術處理,幸好處理得早,還不需要切除腸子。

羅敏誠指出,腹股溝疝氣大部分以下腹悶痛,尤其常常在肚子用力或用力解便之後會感覺異物感,下墜感特別明顯。嵌頓式疝氣症狀則會出現肚子很鼓,且會突然劇烈疼痛,甚至影響消化功能、惡心嘔吐,這種狀況表示腸子已經卡住,一定要儘速就醫緊急手術,以免卡住的腸子壞死,進而併發肚子整個腹內的感染變成腹膜炎,嚴重可能危及生命。

張奎亨表示,根據醫學臨床統計,成人疝氣有90%都是腹股溝疝氣,俗稱「脫腸」或「墜腸」,是最常見的一種疝氣,且成年男性是女性的9倍,高齡者也是常見的族群。一般建議手術處理,除了修補腹壁缺口,通常會放置人工網膜增加腹壁強度,降低復發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