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環保署十日表示,台美澳攜手合作推動亞太汞監測網,澳大利亞也成為第十六個夥伴國家,目前夥伴遍及印太地區,在澳大利亞的加入後,對整體印太地區的監測資料完整性作了相當大程度的提升。
環保署長張子敬日前在美國環保署助理署長jane Nishda、外交部亞太司周民淦司長、駐澳大利亞代表處賴維中公使的見證下,開啟與南半球最重要的大氣化學研究重鎮,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海洋及大氣中心的共同合作。
環保署說,該合作案係運用環保署提供之我國製造的汞濕沉降採樣裝置,建置汞濕沉降監測站,並由澳洲辦事處副代表Mr.Michael Googan代為接受,澳大利亞也成為二0一二年環保署與美國環保署共同發起的亞太汞監測網,第十六個夥伴國家。
我方與美國環保署在聯合國於二0一七年正式生效汞水公約前五年,二0一二年時即有鑑於印太地區缺乏長期大氣汞背景監測資料,在我國外交部的協助下,共同發起亞太汞監測網,協助印太地區夥伴國家提升大氣汞濕沉降監測相關能量。
目前夥伴遍及印太地區十五個國家的政府及學術單位,在澳大利亞的加入後,將補足大氣汞監測網在印太地區最後一塊重要的拼圖,對整體印太地區的監測資料完整性作了相當大程度的提升。
環保署也期待能以此次合作為契機,呼應國際科學界近年亟呼加強南半球及小島國家的汞監測量能,持續與美國環保署及澳大利亞政府合作,進一步推展南太平洋及小島國家的汞監測量能,共同推動國際環境品質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