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者指多數來自越南 因封城與水患 價格調過好幾波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今年物價波動,連化給神明或好兄弟的紙鈔,從去年一路上漲,迄今已比去年上漲三成,以前一份中元拜拜用的基本款,包括九金銀、壽金和斤衣白錢百元有找,今年百元沒得找。
金紙店業者表示,台灣目前使用的金銀紙絕大部分來自越南,去年自疫情轉劇以來,產地封城,加上水患頻仍,海運中斷,材料中的土紙和錫箔都漲價,且已調過好幾波,平均已上漲三成。
以拜好兄弟的九金九銀為例,以前四十支裝一包的進價是一百八十元,現在是二百三十元;獻給土地公等神明的壽金,十五支裝一包的進價從一百六十元漲至二百一十元,也是漲了三成,這還是只說紙的部分,店家的人力和包材成本上漲還沒算進去。
一位專營金紙店的吳姓業者表示,更跨張的是,現在報價還一日三市,船到之前的報價,到船靠岸後還在調漲。若有質疑,大盤商會告訴你「要買就這個價,不然還有其它人排隊在等。」
中元拜拜一般會購買九金銀獻給好兄弟,壽金獻給土地公或中元公,再買一些象徵衣服、布、剪刀或尺等「物資」的「斤衣白錢」獻給好兄弟帶回去,這樣一份基本款,今年都要一百元起跳,往年則只要八十元就可買到。
業者表示,金銀紙成本上揚,很多供應商不敢向宮廟或店家調漲,只好偷工減料,所以很多民眾最近都會發現:一樣的錢購買金銀紙,重量或數量都明顯不足,等於是欺騙神明,紛向店家抗議。

另外,大量焚燒金紙還會帶來環保問題,行家建議拜拜的民眾,可以相同的價格要求店家以較高品質、但量縮一半的金紙獻給神明,比如「足百」的金紙或錫箔較大的「大面額」紙錢燒給神明或好兄弟,一樣有誠意,還兼顧到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