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選 泛民派大勝

香港親中建制派在地方區議會選舉中大敗,恐衝擊港府的正當性與管治威信,甚至動搖「一國兩制」的基礎。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右二)二十五日偕黨員致歉。(中央社)
 記者綜合報導
 香港第六屆區議會選舉經徹夜點票,泛民主派大獲全勝,迄二十五日截稿為止,其在民選的四百五十二席次中,至少囊括三百八十八席,超過百分之八十五;親北京的建制派由本屆的七成席次,跌到只剩一成多,空前慘敗。
 香港「反送中」運動延燒五個多月,這次區議會選舉被視為對香港政府與中國大陸的不信任投票。外界認為,此一結果恐將衝擊港府的正當性與管治威信,甚至動搖「一國兩制」的基礎。
 綜合媒體的報導,在這次選舉中,泛民主派至少在十一區取得過半數議席,大埔區更囊括全部議席,其中民主黨、公民黨及社民連等都是贏家。
 泛民主派八名立法會議員中,只有朱凱迪落敗。民主黨的許智峯、鄺俊宇、林卓廷、尹兆堅、涂謹申,以及新民主同盟的范國威與街工的梁耀忠,均成功連任。
 而泛民多名標誌性、或與「反送中」運動有關的政治人物,包括民陣召集人岑子杰、代替眾志祕書長黃之鋒披掛上陣的林浩波、剛從香港大學畢業的學運領袖彭家浩及前女警邱汶珊等,均以新人之姿當選,尤受矚目。其中,彭家浩甚至打敗民建聯副主席張國鈞。

香港泛民主派區議員新當選人二十五日下午群聚香港理工大學外,聲援「反送中」示威者。(路透)
 向來是港府與北京對港政策的支持者,也可說北京落實「一國兩制」穩定力量的建制派,則遭到顛覆性挫敗,包括民建聯的張國鈞、鄭泳舜、劉國勳及周浩鼎,工會聯合會的何啟明、陸頌雄及麥美娟,以及何君堯與田北辰等現任立法會議員均敗選。
 建制派中最具實力的民建聯,只有黨主席李慧琼與其他少數成員當選,可說幾近覆滅。同樣親中並頗具實力的工聯會,領軍人物也全遭滑鐵盧,自由黨與新民黨等一樣均慘敗。
 泛民約六十名候選人昨天下午在確定當選後,派遣五名代表進入香港理工大學,會晤留守的「反送中」示威者,並發表聯合聲明。他們表示,二十四日區議會選舉結束,數以百萬計的選民以選票向政府發出清楚的聲音:港人不會屈服於「暴政」。
 他們以區議員當選人身分向港府提出三個要求:一、警方立即撤離理大;二、讓各方人員進入理進行人道救援,包括醫護人員;三、「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李慧琼則在民建聯總部召開記者會,為選舉結果「重大挫敗」,向支持者致歉。她表示,民建聯在本屆區議會選舉中推出一百八十一名候選人,結果只有二十一人當選,一定會深刻檢討本次的教訓,重新出發。
 她表示,相信港府已清楚聽到市民表達的聲音,希望港府能深刻檢討包括修訂逃犯條例與恢復秩序工作的不足。